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下,8月7日,我校全体教师顶着高温,冒着酷暑,重返学校,开启了为期三天的校本研修之旅。 (一)学生返校 活动成长
7号上午,在吴校长的指导下,在各班主任的组织安排下,八、九年级学生完成了三项活动任务:互查作业,交流读书心得,分享职业体验。 互查作业,为学生提供了相互学习、促进、提高的机会,既激励了态度端正的优生,又鞭策了懈怠懒惰的后进生。交流读书心得,不仅引导我们的学生愿意静下心来读书,还引导他们养成“不动笔墨不读书”的好习惯。分享职业体验,有几个孩子在说到爸爸或妈妈劳动环境之苦、劳动强度之大时几度哽咽,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这项活动的意义:培养孩子学会感恩学会爱,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心,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。 7号下午,授课老师深入课堂,反馈学生本学科的作业完成情况,对学生假期后半段的学习生活进行具体指导。 学生假期返校,师生之间、生生之间互动交流,针对性强、时效性高,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。 (二)交流心得 共同提高 酷热依旧,经过一晚上的休整,8号,我们全体教师又齐聚一堂,听取了本校6位教师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分享。 教学方面,冯倩倩老师通过与学生书信交流、玩学生游戏感受学生心理等,走进学生心里,让学生“亲其师,信其道”;王园园老师熟练驾驭教材、巧妙引导学生,提高了教学效率;张然老师立足于做一名成长型的教师:教学上,课堂要效率,课下多交流。教研上,研究课题,撰写论文。 班主任工作方面,华明峰老师以《“懂得”与“尊重”》为题,阐述了班级管理的育人目标:不仅要给孩子带来知识,还要达到育人目标。杨成武老师的理念引领、习惯培养、理想引导、情感体验、精准辅导,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严谨细致、实在实效。 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,这些年轻教师的敬业精神、专业知识、钻研能力让我看到了桃中“教育者”的情怀,看到了我们学校的美好前景。
(三)专家引领 促进教研 持续两天的学习,大家仍不畏炎热,学习热情高涨。今天,有本县权威、省内知名的张富胜教研员作教研专题报告。 张主任首先介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情况,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互联网、信息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。 接着,张主任又视频展示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, 人工智能领域的飞速发展带给我们的职业思索:不要把学生当机器人训练!不要跟机器人在它擅长的领域竞争! 最后,张主任作了《课题研究——教师专业成长的捷径》的专题报告,报告从什么是课题研究、一线教师为什么要做课题研究、课题研究的程序等方面作了具体细致的指导,并以自身的专业成长为例,鼓励我们做学习型、研究型、成长型的教师。 三天的学习,累并充实着,辛苦并快乐着。
|